——以园区经济为着眼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落实相关扶持资金,加强产业引导,推进劣势企业淘汰,计划2011年淘汰劣势企业6家;推进1-2个新的创意产业集聚区挂牌;落实产业园区、西北综合物流园区三年推进计划,进一步深化普陀区与同济大学的“区校合作”项目,完善西北综合物流园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重点保障上海西北物流园区保税物流中心项目的有效运营,积极发挥其功能平台作用。
——以两大产业为着眼点,着力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充分发挥高档商务楼的载体支撑作用和现代服务业园区的集聚作用,大力发展专业服务业、金融业、文化及创意产业、物流业、旅游业等产业;大力发展国际贸易总部经济,重点打造中环市级商圈,并继续加大长寿、真如、长风、武宁商圈的开发建设;组织开展大型营销活动,力争形成有影响力、能集聚人气的营销活动品牌。
——以企业服务为重点,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组织企业申报市、区级技术中心,创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技术改造等项目,用好市、区政府相关专项资金,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继续推进企业节能降耗,做好企业节能技改以及能源营运企业管理,积极推进“绿色照明工程”、燃煤锅炉改造与节能产品使用监督等工作;认真做好各项审批工作,为企业提供咨询、协调等服务。
——以项目引进为抓手,推进区域服务业发展。做好商贸业发展重点项目的引进工作,加快农工商旗舰店等在建项目建设,做好梅川路、丹巴路等特色街的打造;努力将中华印刷厂、上海凤凰毛毯厂、谭家28、英雄金笔厂等企业打造成为新兴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做好涉外经济重点项目的引进和服务工作,及时掌握跨国采购中心、集中采购中心、保税物流中心、陆上货运交易中心、智富名品城等重点项目建设与运营情况,力争“落地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建成、建成项目早投产早收益”。
——以苏州河开发为依托,进一步推进旅游开发管理。大力推进旅游资源开发,重点跟踪关注长风生态商务区“一园十馆”的建设推进情况;包装、完善“做一天上海人”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策划、推出“苏州河一日游”观光游览产品;加强旅行社、星级饭店、社会旅馆及旅游景点的各项常态管理和业务指导工作,拓展旅游咨询和信息服务,更好地发挥旅游咨询中心公益性服务窗口功能;不断推进绿色饭店创建工作,力争2011年新增2家绿色饭店。
文章来自:
杭州货运,杭州物流-杭州创顺达物流有限公司,www.hz565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