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货运:兴办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大创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当前经济建设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开发区建设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从国内形势看:一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推动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推进东西部地区产业互动,合资合作共建示范区,为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加速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国务院([2010]9号文件)明确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可以扩区、调区,为开发区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三是商务部正式启动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的工作,在签订的部省合作协议中,明确提出支持贵州开发区建设,为加快开发区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四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开发区工作,制定和印发了《贵州省关于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为促进开发区建设更快更好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五是随着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逐步改善,贵州在泛珠三角区域中心腹地的区位优势日显突出,搞活通道经济的条件日趋明显,为吸引国内外客商关注贵州、投资贵州打下良好的基础。
随着全球绿色经济高潮的到来,绿色复苏将会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节能、环保、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自然资源禀赋,为引进和发展生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看到有利因素的同时,必须正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一是开发区基础设施和产业协作配套建设相对滞后,基础设施综合功能有待加强;二是开发区土地存量不足,不能满足承接产业转移项目落地的需要,招商引资工作收到一定影响;三是开发区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尚未健全,工作激情尚未发挥;四是信用担保体系发展滞后,开发区企业融资渠道不畅;五是软环境建设仍较薄弱,项目落地手续繁琐,专业技术人才不多,科技创新体系、产业政策体系还需要不断完善;六是物流设施落后,物流运输、仓储的现代化水平较低,物流企业数量少,专业化操作程度低,服务质量和功能远远不能满足发展要求。对此,开发区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做好承接产业转移。
坚持科学规划,明确产业定位。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各开发区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各自的自然资源禀赋条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潜力和区位优势等因素,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从立足错位发展,突出特色产业优势考虑,对接国家产业政策,确定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抓住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有利时机,结合开发区发展空间不足的情况,拓展开发区范围,扩大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容量。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在强化道路、管网等传统的“五通一平”、“七通一平”建设的基础上,要着力在信息、市场、物流、人才、技术等产业配套能力方面和法制建设等发展环境方面提升软环境建设水平,在产业结构上,推动由传统产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变;在发展功能上,注重工业开发与城市配套功能开发并重,大力提高开发区建设投资强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增强开发区产业配套功能,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
以建立项目库为重点,提高产业对接能力。组织力量,整合地区优势资源,建立和完善项目库。围绕开发利用本地资源,编制招商引资项目,强化招商引资项目库建设,提高招商引资项目质量,做好招商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和可研报告。对推出去招商引资项目的内容、选址、配套条件、环境评价、市场分析等相关内容,要作详细分析,突出项目的可靠性和可行性,突出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效性和成功率。以招商项目的突破,推动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突破,夯实开发区经济发展基础,增强开发区发展后劲。
加大改革力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是协调推进开发区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实行规范的公司制,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和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二是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大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力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造和重组。进一步拓宽非公有制经济融资渠道,支持有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上市和发行企业债券。建立健全创业投资机制,规范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着力改善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三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大力引进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参与开发区重大项目建设;四是努力扩大对外开放,拓展承接产业转移范围,积极开展国内、国际经济合作,鼓励和支持开发区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和区域经济技术合作,促进市场开拓、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努力创造有利于扩大开放的法制、信用和服务环境。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增强开发区承载产业发展能力。加大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科技服务业在生产力发展和新型工业化推进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开发区发展现代物流业,推进多式联运、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等建设,完善配套政策,加大市场培育力度,加快专业市场建设。有条件的开发区,要积极申请设立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出口监管仓库和保税仓库。加强与港口城市合作,积极探索港区联动方式,促进开发区现代制造业与现代物流配套,整合资源,提高效能,通过合作共建“无水港”等方式,推动进出口货物运输与港口功能衔接,不断提高开发区承载产业发展能力。
注重环境保护,突出发展生态工业。贯彻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把好节能关口,加强能耗监控工作,进一步强化工业、公共机构、建筑、交通、商业等领域节能工作,加快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技术推广应用。强化减排目标责任,大力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在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要注重防止土壤、农业面源污染、工矿企业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强道路绿化和开发区环境绿化,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把开发区建设为现代化的生态工业园区。
坚持规划先行,促进建设理性发展。按照产业聚集、用地集约、布局集中、利用高效的原则,建立开发区土地利用评价体系,提高集约用地水平,把开发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合理安排产业布局,引导转移产业集中建设,严格执行土地供应的有关规定,坚持高效利用土地,提高土地集约化水平,防止盲目布点和无效开发,促进开发区建设和承接产业转移向规范化、集约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文章来自:
杭州货运,杭州物流-杭州创顺达物流有限公司,www.hz565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