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的物流产业正迎来空前发展机遇。如果将绍兴地面上正在运作的各类中小型物流企业,比作一架架忙碌的小飞机,那么,正在建设中的集亚物流基地无疑是一艘“航空母舰”。这个集仓储、运输、装卸、加工、包装、配送、信息交易和车辆修理、加油等配套服务为一体的物流基地,设立的初衷便是为绍兴及周边160多家中小物流企业提供服务。不同于一般物流企业忙于运输,这家企业立足于“大物流”概念,在“集亚”看来,实现信息的高度集聚才是物流的核心。
物流“航空母舰”,还没建好已有24家企业进驻
说“集亚”是绍兴物流业的“航空母舰”,并不夸张。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这家位于袍江新区越东路与望海路交叉口西南角的一块土地,占地269亩,设计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总投资2亿元。相比占地面积,它的“大”更体现在功能齐全。据“集亚”总经理狄挺介绍,这个物流基地最大的特征,是集仓储、运输、装卸、加工、包装、配送及信息交易、车辆修理、加油等配套服务为一体。而这一点,是绍兴以往物流企业都没有做到的。
“西区是仓储区,东区是配套西区的服务区,东南方是停车位……”在效果图前面,狄挺甚至闭着眼睛也能说出每一寸土地的功用。效果图上,我们看到的最明显的是川流不息的车辆,而这幅未来的图景,其实现在已经能看到。狄挺说,基地一边造一边就有企业入驻,现在已经有24家企业进驻,100多辆车在运行。
目前,集亚物流基地的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工程进入到最后的装饰阶段,整个工程计划于9月底前全面竣工,力争在10月份交付使用。“集亚”的定位,是为绍兴市区及周边160多家中小物流企业服务。狄挺预测,交付使用的同时,物流基地入驻率也会达到50%,他相信这个基地对绍兴物流业的意义。
物流税源流失57亿元,市区呼唤“大物流”的出现
与其说,是“集亚”选择了绍兴,不如说是绍兴选择了“集亚”。因为物流业的短腿,绍兴呼唤一个物流业“航空母舰”的出现。
狄挺介绍说,在发达国家,物流业的支出一般占到GDP的8%,而就我国的平均水平而言,这一支出比例为18%,绍兴的比重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超过了20%。但是,与物流支出较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物流税源流失却是惊人的。据市财政部门统计,市区每年运输开票量约为65亿元,实际上财政开票量仅为8亿元,大量的税收流到外省。
“绍兴物流业的落后,与绍兴人的物流意识落后有关。”狄挺说,绍兴很多企业都是上世纪的乡镇企业发展而来的,物流理念比较落后,自己做物流呈现出“小、乱、散”三个特征,大的物流企业几乎没有。“其实,物流和运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很多人将两者混为一谈。”
“要说做物流,一开始绍兴还走在了杭州前头。”作为一个老“物流人”,绍兴市集亚物流基地有限公司总经理狄挺回忆起了当年,“中国轻纺城建立不久,由于市场发展得非常红火,货运量也很大,当时的绍兴几乎成了整个浙北地区的物流基地,杭州的许多物流业务都得来绍兴完成。”
然而,“三十河东、三十年河西”,当绍兴的物流业还徘徊于“夫妻店”、“家庭作坊”这些层面的时候,周围城市却出现了一个个集运输、仓储、外包等现代物流要素于一身的大型物流企业。当杭州的“传化”巍然屹立在我们面前时,绍兴的物流业才猛然惊觉:已经落后了一大步!
信息上的“先天优势”,让绍兴物流业甩开大步
不过,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集亚物流”的出现,有望改变这一现状,因为它有着最先进的物流理念。
狄挺说,物流最核心的其实是信息的集聚和资源的整合,其中,信息尤为重要。那么,信息的重要性到底有多大?狄挺举了一个例子。
比如,有一批货,要从绍兴运往南京,一般只能满车去空车回,而如果货运公司能找到合适的厂家,再运一批货回来的话,等于一个来回拉了两趟生意,直接降低了运营成本。而成本几乎就是物流企业的直接竞争力。这一来一去之间,信息的重要性就显现了出来。
“集亚物流基地,要做的一个最重要工作之一,就是为这些货运公司提供信息。”狄挺说,“集亚”会在醒目的位置构建一个物流信息中心,让绍兴众多的物流资源在这里进行整合、调配。狄挺说,“绍兴向来不缺物流需求,中小型的物流企业也是数目繁多,但由于信息的不通畅,造成了很多资源浪费。一旦信息中心建立起来,对供求双方来说,都是一大利好。”
另据前瞻网了解,,集亚物流基地还有一个“先天优势”,即作为绍兴唯一进入浙江省物流信息平台的企业,它可以接触到海量信息。业内人士认为,拥有这些信息的“集亚”一旦运作起来,不但能让绍兴的物流行业迈出一大步,甚至可以帮工业打通“血脉”,改善整个投资环境。
目前,集亚物流基地已经被列为绍兴市重点工程项目,相信在市政府大物流规划的推动下,“集亚物流”会快速地成长为绍兴乃至浙江地区一个物流“巨人”,而整个绍兴的物流行业,也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发力产业经济,促进绍兴市整体经济的飞速发展。
文章来自:
杭州货运,杭州物流-杭州创顺达物流有限公司,www.hz565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