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价格调控仍在进行,鲜菜、鲜果等农产品价格仍处于高位。然而,农民却未从中更多的获益。由于产销结合差、技术瓶颈以及行政壁垒造成了巨大的成本,中国农产品在流通环节中被层层加价,农产品产业链形成了“中间笑,两头叫”的格局。改善中国的农产品物流,政府应在培养物流主体、完善市场配套、加大公益性投资等方面有所作为。
农产品价格不断攀升,农民未受益
农产品价格领涨,通胀压力增大。2010年下半年,CPI的涨幅一直高于中国今年通胀目标的3%,11月CPI同比上涨更是高达5.1%,创28个月新高。在包括医疗、交通、居住等八大类商品中,以农产品为主的食品价格涨幅居首。其中鲜菜和鲜果的价格同比涨幅均超过20%。
八大类商品中以农产品为主的食品价格增长居首
农产品价格被流通环节层层“加码”,农民并未受益。中间环节是农产品流通中利润较高的部分,季节因素加之通胀压力下成本不断上涨,农产品生产环节的价格波动被流通环节数倍放大。以蔬菜为例,中国蔬菜流通成本约占最终菜价的三分之二或二分之一。虽然农产品零售价格不断攀升,收购价格并没有明显提高,农民受益也未相应提升。
中国农产品流通通而不畅带来高成本
中国农产品产业链长、流通环节多、组织化程度低。中国农产品流通的环节比较多,从生产、流通到消费者手中,产业链长,整个链条包括产地市场采购、运输、销地市场批发(一级批发和二级批发)、零售四个环节。而且物流主体发育不良,目前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各个环节组织化程度很低,也必然带来高成本。农民呈无组织分散状态进入市场,缺乏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在农产品供给过剩的买方市场情况下,缺乏市场谈判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多数农产品物流企业规模小,网络不健全,市场覆盖面狭窄,带动作用较低。因此,面对复杂的产业链及众多的参与者,压低最终销价和提高农民受益的行政手段实施空间非常有限。
中国的农产品流通还处在消耗大、效率低的低层次阶段,流通渠道不畅,供产销结合差。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薄弱状况造成了中国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资源浪费,也提升了农产品的成本。中国农产品仍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为主,未经加工的鲜销农产品占了绝大部分,而这些农产品大多数因交通基础状况和产品保鲜技术造成腐烂、变质,耗损巨大。
中国的地方保护主义仍然严重,农副产品的跨地区外销障碍重重,这也无形间增加了流通成本。全国没有统一的交易平台,信息化体系建设明显滞后,农户居住分散,沟通渠道不畅,中间商零散收购,掌握信息的难度很大,同时也承担着高昂的风险性成本。
在农产品流通的最后一环,投机性需求和“体制性成本”助涨农产品价格。目前,中国农产品流通的主体为批发市场,它承担了90%左右大中城市的蔬菜供应,这些市场基本上由企业投资并经营,只能收取高额市场管理费、摊位费、进场费来收回投资并获得利润,这是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根据美日等国外的经验,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都被作为公益性的流通基础设施,且都是政府在投资建设,无偿交付给公司商业化运营。
同时,批发市场由私人投资,中间商可以通过屯货来炒作推高农产品价格,前阶段,大蒜、绿豆价格飙升就是由于这种投机性造成的。在农产品流通最后的零售环节里,中间商们又面临着保险费、工商管理费等名目繁多的体制性成本,这些都记入农产品的最终价格中。
改善中国农产品流通尚需政府引导
政府加大农产品流通的支持力度。2010年11月8日,商务部、财政部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在海口市共同召开海南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推进工作会议,尝试构建南菜北运的通道。《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框架》中,促进城乡内贸流通业及农产品流通业的发展,占据了重要地位。11月底公布的《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大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信贷资金支持力度的紧急通知》。指出,“立足国民经济发展全局,把支持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作为当前信贷服务工作重点,继续保持涉农贷款投放势头,按照市场化原则及时足额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各环节提供资金支持”。
实现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前提,政府应有所作为。着力培养农产品流通主体,使其走向组织化、规模化、企业化和一体化。引导农户和经营户走向规模化和企业化经营,通过规模经济来获取农产品市场营销中的竞争优势。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各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完善市场配套设施,兴建储藏、保鲜设施以降低流通中的损耗。建设高度集成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络,准确发布农产品信息,包括价格信息、生产信息、市场供求信息、库存信息及相关政策法规信息,降低中间商的风险。稳定农产品的价格不能仅靠靠行政手段限价,政府应降低制度性成本,继续清理和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过高收费标准,切实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加大公益性流通基础设施的投入,继续坚持“绿色通道”政策,并形成长效机制。
文章来自:
杭州货运,杭州物流-杭州创顺达物流有限公司,www.hz5656.com